“‘法’字,平之如水。”。这是一位老审判员讲的一个故事,一个解释,关于“法”字本身的意义。中国宪法经历过五次修改,宗旨皆为公平,像“法”字本身,如水之公平。
法律是治国之重器,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,法律权威要靠法徽守护者来维护。老审判员说:“所有人都要对法律心怀敬畏,不能以言代法,不能以权压法,不能徇私枉法,而应带头依法办事,带头遵守法律,担当起法治建设的责任,佩戴法徽的那一刻起,要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、自觉遵守者、坚定捍卫者。”
古人云: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你可曾想过如何修己身?如何持好家?如何为自己的国家贡献力量?如何在这天下坚守公平正义?
这位老审判员便是共产党员商文义,现任阿尔山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。从事审判工作23年,用身体力行交出了答卷。
“当我看到世界上的各种职业的时候,只有法官这职业让我心动和感激,她有上帝般的仁爱,有父亲般的慈祥,有哲人般的深邃,选择法官是我一辈子做的最好的事情。”这是笔者听过选择审判职业最美的句子。
卑己自牧 慎身修永
年少时父母经历的一起关于土地承包案的不公平待遇,在他的内心萌发出一粒立志修法的种子。还人以平这个信念不断萌芽,远大志向支持他勤勉力学,历经内蒙古司法学校与中国政法大学的求学经历,最终走上了他祈盼已久的审判职业道路。
1997年5月,当商文义满怀豪情走进阿尔山市时,一场山雨冷透了他的心,眼前的盈尺之地、破败泥泞与心中所想判若云泥。5月的阿尔山市法院尚在挂牌筹备阶段,未上审判台,先进援建队,阿尔山市改造中心公路工程,向各单位求援,年轻的商文义在中心公路改造中抡了一个月的大锤,这一个月的大锤抡出了一个日后在工作中不畏困难、意志坚定的商文义。
1997年9月9日,阿尔山市法院挂牌成立,现今在法院工作的人中经历过这一幕的屈指可数,商文义便是其中一个。可能是排除万难、历经筹备,见证阿尔山市法院成立的宝贵经历吧,单位对于商文义有一种特殊的情节。
他是通辽人,工作在兴安盟,两地相距800公里,工作23年间,只有1997年是回老家过的春节。之后的22年中,无论是春节、五一、十一等重大敏感节点,他都坚守在工作岗位,时常在假期期间回单位走一走、看一看,是他假期的常态。用他的话说:“20多年了,我在家乡都没呆这么久,看着阿尔山法院一步一步成长,像是我的孩子一样,怎么能不多关心一些呢?”
如果你走进他的办公室,第一印象一定是小,为何小?仔细看会发现是因为书多,书柜、窗台、辅台上摆满了书,办公桌上右侧是毛泽东、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以及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材料,左侧是卷宗材料和学习笔记。
关注重点案件卷宗材料是多年审判员经历养成的工作习惯,针对疑难案件更是慎之又慎,每处证据材料、案情细节都要反复推敲,他只想把每一个案件办扎实,以保障案件当事人各项权利。身为党员,抓紧政治学习不放松,党内规章制度,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,他都熟记于心,紧跟时代步伐,时刻作为标尺严格要求自己。
“卑己自牧 慎身修永”的态度贯穿了他求学以及从业生涯。也是因为这样的修身态度,成就了今天一位德才兼备的法官。
卧薪尝胆 磨砺淬火
所谓“治国必先齐其家者,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。”从他当法官的那一天起,就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热爱的审判事业,将这一生留在了阿尔山市。
他把小家安在了阿尔山,90年代末的中国,经济正在起步阶段,地理位置偏远的阿尔山,生活条件更是艰苦,连最基本的手机通讯都无法保障,新婚燕尔的他带着妻子四处租房子生活。
有一个故事现在说起来可以一笑而过,可这背后的辛酸,不是亲历者,真的很难体会。
一次下乡办案,出差9天,因为通讯设备不完善,当他回家的时候,发现家门紧锁,空无一人。他回到单位,看到留言的便签,才知道,妻子自己完成了第6次搬家的“壮举”。那一刻,他很难受,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干出成绩来,不仅工作要干的出色,更要给妻子一个稳定的家。
他相信,所有经历的苦难,最后将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。当时的卧薪尝胆,是为淬火磨砺。如今看来,那段艰苦的生活,真的成就了一个坚韧不拔、百折不挠的商文义。
规范司法 竞创一流
阿尔山市法院建院初期,各庭室审判工作程序并不完善。2001年司法改革,工作上冲劲十足的商文义被委以重任,上任立案庭庭长。
司法改革初期,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,在实践中积累经验。他深知规范司法行为、提高司法质量的重要性,为此,他怀着对审判事业的热爱,努力融入司改热潮,白天工作,晚上学习,认真领会司改文件精神,用改革创新的姿态把规范司法行为、提高司法质量贯穿于立案、审判和执行工作中。按照“大立案、精审判、强执行、重监督”的工作思路,最终起草出文书统一样式、庭审程序规范、对内规范司法管理、案件流程管理等多项规章制度,不仅在当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,很多内容至今仍在指导法院工作。
从业至今,他一直坚守在民事审判工作中,他常说:“老百姓的事情再小,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去衡量,都是大事。”。熟悉法院工作的人都知道,民事纠纷案件琐碎,涉及内容广杂,尤其涉及家庭纠纷案件,一时疏忽就可能导致矛盾激化,甚至可能演变成刑事案件。
人民法院对于民事纠纷案件的结案方式主要是调解和判决,而调解相对于判决而言,更有利于从根本上化解矛盾,也更便于结案后,双方当事人自觉主动履行法律义务。对于建立长久和谐的人际关系,维护社会大局稳定,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因此,在当时“大立案”“强民事”司法环境下,时任立案庭庭长的商文义通过司法实践结合法理知识,提出了自己对调解工作的认识,本着“能调则调”的工作态度,拿出了一套利于民事调解的司法工作理念:一是简单的案子力争庭前调解;二是复杂的案子,通过规范的司法活动,努力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,促使当事人主动和解;三是借助外力,全方位进行调解。
作为一名法官,他十分清楚的认识到要正确的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利。尤其作为一名民事审判法官,他紧紧依靠群众,扎扎实实为民办案。这些年他经手的民事案件足有3000多件,这其中为了让争吵不休的夫妻重归于好,经常奔波于市井街头;为了让久卧床榻的老人得到赡养,经常奔波于病榻床前;为了让剑拔弩张的街坊邻里握手言和,又经常穿行于东邻西舍。如此辛劳,换来的是数不胜数的锦旗、感谢信。可他最在乎的是老百姓的口碑,老百姓对人民法院的认可。也正是这样的经历,才雕刻出一个贴近群众、受百姓喜爱的人民法官。
心怀正义 践行司法
1998年9月,商文义任审判员。独自办理的第一起案件是交通事故纠纷,当事人亲属涉及时任领导干部,四处托人找他说情,希望能从轻处理,被他断然回绝:“我是一名法官,必须坚守法律底线。”。他顶住压力,一审依法宣判。后经当事人上诉,奈何铁案凿凿,无法改变判决结果。
二十多年的审判生涯,他遇到过很多次权利干预、疏通贿赂的人情案、关系案,他都言辞拒绝,因为在他心中坚守着这样的信念:当法官要守得住清贫、耐得住寂寞、扛得住诱惑、经得住考验。正是凭借不畏强权的态度,面对钱物、亲情和友情与法律碰撞的考验,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律的尊严,严守法官道德底线。
2014年大年三十,一起民事纠纷当事人情绪激动的找到商文义,要求市政部门立即恢复自己的用水管道。事实上,就是更换一根水管的事情,但是这根水管在下水道中,大年三十,市政部门都已放假,商文义只有亲自上手帮忙更换。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,给更换水管造成了很大困难,当他从下水道爬出来时,已经是下午4点多,东北的冬天,天黑的早,被冻的手脚麻木的他只想让当事人赶紧回家看看,是否可以正常用水。得知可以后,他拍了拍上身的雪,才向家走去。
正是如此一心爱民的行为,才赢得了百姓的爱戴。正是对工作倾注满腔热忱,才能在审判生涯中,荣获“办案标兵”“调解能手”“个人三等功”、“个人二等功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不胜枚举的荣誉。
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,人民群众法律意识逐渐提高,司法需求不断扩大,近年来,涉诉信访量持续在高位运行,给人民法院的涉诉信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滞留访、重复访、集体访、缠闹访甚至激闹访等问题不断突出。
涉诉信访工作是人民法院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,它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维护,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以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。自2014年起,商文义肩负起信访工作重担,以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”为宗旨在案件审理期将矛盾化解,不留涉诉信访的隐患。
他始终坚信涉诉信访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,这一工作做得好与坏,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人民法院司法能力情况,另一方面能体现出对广大人民群众核心利益、司法公正的维护情况。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,而且对于社会法治起到积极稳控作用。至今,在他的把控下,阿尔山市法院尚未发生一起进京赴区上访案件。2018年商文义荣获“全区法院信访工作先进个人”称号。
2017年商文义任阿尔山市人民法院副院长,成为党组成员,分管立案信访工作、民事审判工作、行政审判工作、审判管理工作、基层法庭工作。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商文义说:在新时代司法下,仍将坚定信心、鼓足勇气、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,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、倍加珍惜法官职业荣誉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审判权力,履行庄严的承诺,秉承司法的精神,奉献毕生的精力,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法官的铿锵誓言,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新时代法徽守护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