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告王某(男)和被告柳某(女)于2015年登记结婚,婚后育有一子,夫妻共同生活期间,因王某比柳某年长10岁,柳某经常耍小孩子脾气,随着孩子的长大,王某又没有固定职业,生活压力增大,王某对柳某的脾气渐渐失去耐心,夫妻经常争吵,严重影响家庭和睦,于是王某来到法院寻求帮助,希望帮忙做柳某思想工作,让柳某不再任性,共同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。
调解员听完王某的诉求后,对王某正确的解决家庭矛盾方式夸赞,并承诺一定全力协助王某营造温馨和睦的小家。考虑到柳某周一到周五要接送孩子、给孩子做饭、辅导作业,调解员选择在星期天约谈柳某,刚开始柳某对调解员的约谈不理解,但听完调解员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后,柳某及时来到法院。
“你很幸福,有一个如此通情达理的丈夫!”调解员开门见山地说道,柳某不好意思地笑了,调解员又向柳某了解了孩子的生活、学习状况,柳某都一一如实回答。
“王某跟我们介绍你的家庭,言语间全是爱,他希望以后他的家庭没有争吵、更加和睦,他会努力守护这个家......”
“他的确为这个家一直努力”柳某点头认可回应调解员。
“你经常耍脾气,王某忍让你,可你有没有想过王某在工作中也有不如意?”
“若王某不忍让,你们就会争吵,会不会已经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了?”
“你敢肯定和王某吵完架后,没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吗?”
调解员通过逐步引导和耐心释法说理,打动了柳某,她当即表示从今以后一定努力承担家庭责任,好好养育孩子、赡养老人,并感谢法院对家庭矛盾纠纷的关注和对未成年人的关爱。
几日后,调解员在路上碰到王某带着一家老小置办年货,王某高兴地和调解员打招呼,再次表达了感激之情。
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,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教育途径,河曲法院一直致力于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课题,一方面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,一方面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,在调解具体家庭纠纷案件中,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做出风险提示,呼吁家长加强对未成年人关注和教育,为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法治环境。